大电流探针小知识, 建议收藏
大电流探针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承载高电流的测试探针,在电子测试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,以下是一些关于大电流探针的小知识:
基本导电原理:大电流探针通过金属导体建立电流通路,核心要求是尽可能降低接触电阻和导体电阻,通常采用高导电率金属如铜合金、镀金 / 镀银层作为导体材料,铜合金提供基础导电性,镀层则减少氧化、降低接触电阻,通过针尖与被测件的紧密接触,如弹簧压力驱动的点接触、平面接触等方式,确保接触面的微观导通。
结构设计特点:大电流场景下,电流产生的电磁力和发热可能导致探针变形或接触松动,因此结构设计需满足机械稳定性和压力一致性。探针内部通常包含弹簧,如铍铜弹簧,通过预压缩提供稳定的接触压力,探针外壳采用高强度材料,如不锈钢,避免大电流产生的磁流路径的稳定性。
影响载流量的因素:材质导电率是影响因素之一,例如铜材质的导电率比铝高,纯度高的红铜比黄铜导电率也高。此外,探针芯面积即线径也很关键,线里面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,载流量也就越大。
电流承载能力的关键参数:大电流探针的最大承载电流由电阻和材料耐温性等参数共同决定。电阻包括接触电阻和导体电阻,总电阻需控制在毫欧级以下。探针材料尤其是镀层和弹簧的熔点和抗氧化温度需高于工作温度,通常要求能承受 100℃以上高温。
选购要点:选购时要明确核心测试需求,包括区分持续电流和脉冲电流,确保探针的持续电流额定值大于等于实际测试电流,最大脉冲电流大于等于短期峰值。还要筛选适配的结构与材质,根据被测点情况选择合适的头型,如尖头适配小尺寸焊盘,三面锥形、九爪头适配大尺寸极柱等,弹簧结构要选择弹性稳定、耐疲劳的,镀层材质要根据使用频率与环境选择,如镀金适合高频测试或高精度场景,镀镍适合低频测试或非腐蚀性环境,镀银适合密封、低湿度环境。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