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同类型 探针的应用场景具体区别,探针按结构、性能及功能可分为多个核心类型,其设计差异直接决定了适用场景的边界,以下是主流类型的具体区别:
1. 弹簧针(Pogo Pin):通用型测试首选
结构特点:内置弹簧式伸缩结构,针尖多为镀金 / 镀镍材质,接触电阻低(≤50mΩ),常用的探针有:P100探针、PL75探针、P160探针、P50烧录探针等。
应用场景:
通用电子设备测试(如手机、电脑主板 ICT 测试)、电路板功能验证;高密度 PCB 测试(针径可至 0.1mm),适合焊盘间距小(≤0.3mm)的场景;需反复插拔的场景(如生产线批量测试、设备接口连接)。
2. 高频探针:高速信号传输专属
结构特点:采用低介电常数绝缘材料,针芯与外壳同轴设计,阻抗严格匹配(50Ω/100Ω),电感和电容极小。
核心优势:信号衰减低、相位稳定性好,可支持 GHz 级频率传输。
应用场景:
5G 通信设备、射频模块测试(如基站主板、卫星通信设备);
高速接口测试(USB 3.1、HDMI 2.1、DDR5 内存);边界扫描测试、微波组件性能验证。

3. 大电流探针:高功率场景适配
结构特点:大电流探针核心是低阻传导与耐流设计,含针管、针头、弹簧,针头多镀金 / 铍铜,弹簧高弹性,整体紧凑,适配大电流场景且接触稳定,额定电流可达 10A-200A,部分型号带散热孔。
核心优势:载流能力强、散热性能优,接触电阻稳定(≤30mΩ),可避免大电流下发热损坏。
主要应用场景
电池测试领域,包括锂电池、动力电池的容量、充放电循环测试,以及电池包的连接点导通检测。
工业设备与新能源设备,如变频器、逆变器、光伏组件等,用于生产过程中的功能检测和老化测试。
消费电子快充测试,针对支持大电流快充的手机、平板等设备,验证充电接口及内部电路的大电流承载能力。








